12月26日,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诞辰125周年纪念日。我校师生在南校门毛主席铜像广场隆重集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5周年,并颁发湘潭大学“伟人之托”奖助学金。本课题组2016级博士研究生陈曼芳获得“伟人之托”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并作为获奖代表在主席台发言。

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欧阳晓平,捐资企业代表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调研员颜正群、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吴小波,在校校领导出席。副校长刘建平宣读了《关于颁发2017-2018学年湘潭大学“伟人之托”奖助学金的决定》。校党委书记黄云清、欧阳晓平院士为研究生获奖代表颁奖。

黄云清书记、欧阳晓平院士为陈曼芳等获奖博士研究生代表颁奖
本次全校共12名博士研究生获得2017-2018学年湘潭大学“伟人之托”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另有299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获奖。以下是陈曼芳作为获奖代表的发言稿:
陈曼芳博士在“伟人之托”奖学金颁发仪式上的发言
敬爱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湘潭大学16级应用化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陈曼芳。很荣幸能够获得伟人之托奖学金,并在此代表获奖学生发言。
首先,我要对母校这座受伟人嘱托而建立起来的学校,表达由衷的拥戴与感谢。同时,感谢伟人之托的倡导者欧阳晓平院士及各捐资企业单位的支持,感谢湘潭大学老师们的辛苦组织。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美丽温馨的校园里,我度过了人生中美好的8年大学和研究生时光,与母校一起成长,彼此见证。我见证了母校迈向高水平现代大学征程上的付出与收获,深深地感受到了湘大人的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与活力。同时,这片土地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八年前,我跨进三拱门时,懵懂而充满求知欲。八年的成长,八年的锤炼,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小白”蜕变为一个能在科研道路上主动作为的探索者与求知者。优秀的师资队伍、完善的教学设施和科研平台、浓郁的学习氛围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为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此,我要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悉心教导以及同学们的帮助与支持,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今天的成果。

陈曼芳博士在“伟人之托”奖学金颁发仪式上发言
研究生入学以来,我在学习科研方面,刻苦努力,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不断拓宽知识面,勇于在传承中创新,同时恪守学术道德。在导师的指导下主持了1项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在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Small发表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构筑和制备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其中一区文章6篇,总影响因子达58.43。申请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通过提交会议论文和张贴海报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
相对于所取得的成果,我更愿意分享在取得这些成果过程中的点滴。科研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也遇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自己的思路陷入死胡同之后,发现之前一切工作都白费了,常常需要全部推翻重来,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全部都要重做。那几个月的时间,天天想的都是论文,有时甚至因此失眠。百度、上论坛、看文献、与别人交流,都是化解难题的有效手段。尤其是与人交流,非常有效。虽然出去的机会不多,但是志同道合的人依旧能够建立的广泛的联系,与他们交流学术问题,使我收益良多。在后来收到文章录用通知的那一刻,知道自己的创新和成果终于获得了他人的肯定,辛勤付出没有白费,才真正体会到苦尽甘来的蕴意,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
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我也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积极参与院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同时担任了物理化学专业党支部书记和2016级研究生分会博士联络人,用心工作,认真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为学校和学院的工作开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并在工作中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步入研究生的生活,是挑战,也是机遇。在这本该属于收获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一颗颗梦想和希望的种子深埋在湘大这片沃土中。利用好湘大宝贵的科研资源和浓厚的学术环境,借助导师的指导,在科研的道路上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我们也要牢记自己永远是湘大人,牢记伟人嘱托,以主人翁的意识为湘大代言,为把湘大办得更好更有特色而献策出力,带着湘大人特有的精神勇敢前行!
谢谢大家!
(图 / 湘潭大学官方微信)
(来源:实验室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