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潭大学化学学院新能源材料研究所围绕我国储能电池和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以有重大应用背景的新型储能电池及其先进储能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托“新型储能电池及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能源装备及储能材料与器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电化学能源储存与转换”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平台,从关键材料到器件制备开展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在高功率锂离子储能和动力电池及其先进储能材料、锂硫电池及其新型电极材料、超级电容器及燃料电池等领域取得了系列科技成果。
实验室国家级科研平台
研究所负责人为王先友教授,骨干成员包括刘黎教授、易兰花教授、曹琪教授、舒洪波副教授、杨秀康副教授、罗志高博士、龙碑博士、吴天景博士、胡海高级实验师等。研究所主持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军委科技委科研项目、国家国防科工局国防基础研究项目,以及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湖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6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20多篇,10篇论文进入全球ESI前1%,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7项。出版了中国第一部锂离子电池专著--《锂离子电池》(合著)。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服务于我国的新能源领域,获湖南省优秀博士毕业论文1篇,湖南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6篇。
研发的动力电池原料、成品、应用领域举例
该研究所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曾获第12届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湖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与湖北大力客车、中兴通讯、浙江百成、湖南立方新能源、湖南汇通、湖南海星高科、湖南星城石墨、桑顿新能源等公司合作,开发了新型锂离子电池集成系统和磷酸铁锂型锂离子储能电池等及系列先进储能材料及器件,对促进和推动我国锂离子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其中与浙江百成联合开发的磷酸铁锂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功率密度、续始里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澳大利亚国际试验场测试后收入2015年世界吉尼斯记录。
王先友教授获评为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并连续4次入选能源领域高被引中国学者
研究所负责人王先友教授现任湘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是首批湖南省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评审专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评价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评为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首届湖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首届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湘潭市首届科技领军人才、长沙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h-指数达48,自2014年Elsevier出版集团推出高被引中国学者以来,连续5次在能源领域入选高被引中国学者。